
汉寿融媒9月4日讯(记者:李琪宇) 在汉寿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上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皮影戏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传承与复兴。
皮影戏清末民初传入汉寿,盛于20世纪30至60年代,在乡村深受群众喜爱。表演团队3人一组,1人操作皮影说唱,1人奏管弦乐,1人敲打击乐。现如今观众减少、市场萎缩、传承人渐少,这一传承百年的民间艺术陷入濒危。
为了传承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汉寿县非遗中心工作人员历时3个月,踏遍全县17个乡镇展开抢救性挖掘行动,最终在蒋家嘴镇皮影戏老艺人张又生家潮湿的库房角落里,发现了87件濒临失传的皮影。这些珍贵的物件见证了皮影戏的艺术魅力,承载着汉寿人民世代相传的文化记忆。
汉寿县蒋家嘴镇皮影戏资深老手艺人 张又生:我十几岁就开始听这个东西了,正式开始出去唱戏要到三十多岁,从事这个皮影戏大概已经四十二、三年了。跟着师傅学徒一年两年是学不到的,要靠自己的脑子里去记,我们学到肚子里的东西不是一点。其实我们这个皮影戏从过去到现在,于农村而讲是首屈一指的一种剧目、一种文化生活。年轻人如果是有愿意学的,我们肯定是愿意教,不能让它失传。
2025年初,汉寿县非遗中心成立了非遗工坊,邀请资深老艺人张又生、黄世瑜、龚升高等担任导师,亲自传授皮影雕刻与表演技艺。传承者们在老艺人的悉心指导下,逐渐掌握了皮影雕刻的精髓,创作的作品既保留了传统韵味,又巧妙融入了现代审美元素,让皮影艺术焕发出新的活力。他们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传承模式,通过拍摄纪录片、建立数字档案等方式,对皮影戏的历史资料、表演技艺进行系统整理和数字化保存,为皮影戏的传承留下了宝贵资料。
汉寿县非遗中心手艺传承人、汉剧团演员 朱超:我觉得他们主要值得我们学习的一个精神就是坚持,这些老师傅这些年这么走过来很不容易。我的师傅教我的主要是这个皮影的维修,要把这些非遗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。
汉寿县非遗中心还积极推动皮影戏进校园活动,通过开设兴趣班、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,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。在龙阳小学等学校,孩子们亲手操作皮影,感受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,皮影戏逐渐成为他们课余生活的新宠。
此外,县非遗中心将皮影戏与红色文化相结合,以本地革命先驱帅孟奇为原型,创作了新编皮影戏《帅孟奇》,在汉寿皮影红色文化节上首演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赞誉。
汉寿县文化馆非遗中心皮影戏传承项目负责人 唐钊:我们每年会通过非遗进校园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、非遗进乡村等一系列的活动来进行我们的项目推广和宣传,为这个项目搭建一系列的宣传平台,让这个非遗在青少年的心中扎根发芽。我们会将现有的资源保存起来,通过线上和线下的途径,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个皮影戏项目,他们有喜欢的可以加入到我们这个皮影戏大家族中来。
经过不懈努力,皮影戏在汉寿的传承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。据统计,抖音话题《帅孟奇的抉择》播放量单日破5万次,全县新增青少年传承班8个、红色皮影社团23个,青少年传承人报名数增长400%。
编 辑:刘译林
一 审:刘晓燕
二 审:朱自刚
三 审:张智峰
责编:刘译林
来源:汉寿县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跟着总书记学历史
【视频】汉寿新闻2025.9.6
汉寿抗战老兵吴则城:“没有他们的牺牲 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生活”
【视频】汉寿新闻2025.9.5
汉寿106岁抗战老兵朱涛:“当亡国奴不可能,我一定要当兵去”
汉寿:农村交通提质升级 赋能乡村振兴新程
汉寿县举办2025年科学施肥增效“三新”技术示范现场观摩会
【视频】汉寿新闻2025.9.4
下载APP
分享到